best365体育官网登录入口

双聘教师
师资队伍

朱 磊

  • 教授
  • 电话:
  • 邮箱:tonyzhulei@sjtu.edu.cn
  • 办公地点:

学术经历

2007-2012 上海交通大学 博士 

2005-2007 上海交通大学 硕士(硕博连读) 

2001-2005 天津大学 学士 

工作经历

2017-今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内燃机所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2014-2016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内燃机所 讲师 (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2012-2014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博士后

2008-2009 香港理工大学机械系 Research Associate

研究方向

1. 低碳/零碳燃料制备:电化学物质转化燃料分子电催化系统(CO2电催化,合成氨)

2. 高温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关键器件与电堆

3. 低碳/零碳燃料先进动力系统:氨燃料/甲醇 动力系统,高效增程式发动机

主讲课程

1.工程学导论 

3.现代汽车技术分析 

3.学术写作

科研项目

1.2021-2023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2.2021-20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船用低速双燃料发动机重油模型燃料超临界高压微喷多场耦合调控机制研究”,项目负责人

3.2021-2022 上海交通大学“深蓝计划”

4.2019-2021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人才计划

5.2018-2020 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计划

6.2018-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基于固相萃取技术的航空煤油模型燃料构建及其碳烟生成与演化” 项目负责人

7.2018-2020 上海交通大学“晨星-副教授”A类

8.2017-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缸内热化学燃料改质机理及与燃烧耦合控制的基础研究”项目负责人 

9.2016-201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可控热化学燃烧模式和低成本后处理装置的天然气发动机减排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 

10.2016-2020 船用低速机工程(一期)“天然气/柴油双燃料着火与燃烧及低速机先进燃烧模式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11.2016-2018 上海交通大学“SMC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B类 

12.2014-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生物柴油微观分子结构对柴油机颗粒物形成机理的影响研究”项目负责人 

13.2014-2017 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创新专项-新进教师科研起步项目 “生物柴油模型燃料扩散火焰碳烟生成基础研究”负责人 

14.2014-2016 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典型长链脂肪酸甲酯(C12-18)的颗粒物排放形成机理研究”负责人 

15.2013-201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生物柴油发动机颗粒物形成机理基础研究”负责人 

16.2012-201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生物柴油微观分子机构的发动机低温燃烧基础研究”负责人 

17.2015-2017 上海交通大学多学科交叉培育项目(医工)“基于数字化血流动力学分析与3D打印患者个体化研究在小儿先心病Fontan手术规划中的探索与应用”工科负责人 (结题优秀)

18.2017-2019 上海交通大学多学科交叉培育项目(医工) “交通相关细颗粒物对儿童变应性鼻炎Th2细胞亚群极化影响及其表观遗传调控研究”工科负责人 

19.2015-2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车用生物柴油模型燃料及其燃烧的基础研究”;主要参加人 

20.2012-201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养殖场生物燃气清洁高效多元化利用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主要参加人 

21.2010-2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压燃式发动机高效低温燃烧的基础研究”;主要完成人 

22.2011-2013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面向中美清洁能源合作的电动汽车前沿技术研究—生物燃料低温燃烧特性研究”;主要完成人 

23.2007-2009 教育部重大项目 “燃用生物柴油的压燃式柴油发动机的研究”;主要完成人

荣誉奖励

1.2020年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2.2020年 中国内燃机学会“史绍熙人才奖”

3.2019年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

4.2018年 蒙民伟国际交流基金,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5.2017年 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

6.2017年 上海交通大学“晨星-副教授”A类

7.2016年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排名第6) 

8.2016年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奖励基金 一等奖 

9.2016年 上海交通大学“SMC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B类 

10.2014年 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博士后出站考核优秀 

11.2013年 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 

12.2013年 上海市技术发明奖(排名13)